按照第二輪研究性學習教學進度安排,元月6日下午,在學校晨光大廳舉行了高中2015級二輪研究性學習優秀課題交流展示匯報課。有10個課題參加匯報,涉海課題8個。相關部門領導和老師們聽取了匯報。依據“科學性、新穎性、可行性、實用性”等要素,按照“過程體驗、積極鼓勵”等基本原則,考慮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內容和方法、分工和合作、創新和表達”等方面,綜合評價排序和推薦。邀請了學校博士工作站的7名博士作為專家評審,聽取了匯報和優秀課題一等獎的推薦,這7位博士分別來自于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不同專業。
這10個課題分別是:
1.半滑舌鰨的DNA提取及性別鑒定
2.證明氧氣(O2)的順磁性
3.鹵蟲代替蝦做蝦肝腸孢蟲感染的模式生物的可行性探究
4.不同濃度非離子氨對褶皺臂尾輪蟲生存和繁殖的影響
5.重金屬對斑馬魚的毒理研究
6.人機的結構改進和應用
7.魚類行為的研究和思考
8.饑餓對三疣梭子蟹多捕食者效應的影響
9.夜光藻對不同浮游植物的攝食研究
10. 抗金屬汞海洋微生物的篩選與鑒定暨微生物降解PVC塑料
我校研究性學習課程對豐富學生經歷,形成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的整體認識,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優化課程結構,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層變革所產生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在被老師們逐漸認可,其價值和理念正在得到廣泛認同。我校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組織和開展,已經做到了“常態化、規范化、多樣化、全員化”。
白剛勛校長親臨會場
郭曉萌小組在匯報
韓雨婷小組在匯報
王千龍小組在匯報
吳汶泰小組在匯報
中國海洋大學王波博士對課題點評并發表感想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遲路坪博士對課題進行點評
匯報會現場
匯報會現場